《福布斯》杂志网络版撰稿人马克·罗格维斯基(Mark Rogowsky)今天撰文指出,作为硅谷当前炙手可热的两大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和谷歌的商业思维似乎截然不同,一个更看重当下,一个则在投资未来。或许 正因为如此,谷歌推出了面向未来的高空气球互联网服务“Loon计划”,而苹果公司却斥资500亿美元回购股票,试图以此来推高持续低迷的公司股价。
以下为文章全文:
鲜明对比
作为一家曾经伟大的创新者,苹果公司曾带领我们进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时代,而谷歌则是当前硅谷的“革命者”,两家公司的当前境遇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上周举行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更是将这种对比推向极致。
一方面,果粉和评论家正在讨论新一代iOS移动操作系统的改动幅度是否足够大,以助其重新夺回在移动领域的领导权;另一方面,谷歌则在新西兰上空放飞了“Loon梦想”,试图让全球2/3尚未接入互联网的人能够借助搭载网络接入点的高空气球上网。
我 这样说,绝没有苹果公司已经“失去竞争优势”,或者无力创新的意思,但自iPad Mini发布以来,这家公司陷入创新乏力的窘境,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苹果公司自己的活动,还是外界的传言,该公司都未能兑现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2012年做出的承诺,即发布“震撼人心的产品”。
苹果公司和谷歌之间的不同境遇,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它们企业文化的差异。谷 歌当前所作的一切,主要是在为未来发展打基础,如自动驾驶汽车到高空气球上网项目,以及正在取得进展的工作——即Google Now等一些更难以捉摸的项目。Google Now是在谷歌在去年I/O开发者大会上推出的智能助手服务,在用户尚未提问之前,就会提供相关信息。
智能服务
Google Now目前已经登陆Android和iOS两大平台,但在iOS平台上面,由于苹果公司对第三方应用所做的诸多限制,完整性远远不及Android版本。 这项服务能告诉用户交通状况,让他们对自己的行程早做调整。另外,它还在用户前往机场途中,收到登机牌信息。
Google Now现在还难称完美,但苹果公司的智能辅助服务Siri同样如此。苹果公司似乎非常推崇这一概念,以致于通过通知(Notification)屏幕在 iOS7中植入了一个功能非常有限的版本。实际上,对于第三方开发者在今天从事的活动,如密码管理、流媒体音乐、日历功能、照片过滤等,苹果公司似乎都满 心欢喜。
现在看来,整合最佳第三方应用,已成为iOS自然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微软多年来也一直在尝试这种做法,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没有人将这种尝试与创新混为一谈,或者说,他们也不应该这样想。
恰 恰相反,创新就是像谷歌眼镜这样的创意,后者已成为人类与科技互动的最新典范。正如我在之前所说,谷歌眼镜拥有一些极易上手的应用,如拍摄第一人称的视频 以及头戴式导航功能,这些功能有望给上述任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数以千计的开发者争相开发谷歌眼镜应用,将来肯定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借助于增强现实 来激发用户与全世界的新互动方式。
第二屏幕
与此同时,有传言称苹果公司正在开发智能手表 iWatch。或许,iWatch将是有史以来最酷的腕表,但它毕竟是戴在手腕上,而多年来许多人已经不习惯在手腕上戴任何东西。除了添加传感器外,如 Fitbit或无带心率监控器,外界想必会将苹果智能手表看作是手机的“第二屏幕”。
实际上,Pebble同索尼一样,都已经开发了第一代 智能手表。对于那些想要深度挖掘iWatch功能的人来说,他们可以拜读一下前苹果员工、人机界面开发者布鲁兹·托加兹尼(Bruce Tognazzini)有关这款产品的讨论。他认为,杀手级功能意味着密码时代的终结。
可问题是,下一代iPhone据说也将让用户用指纹 取代密码,对于那些容易将自己密码忘记的人来说,这项功能肯定会大受欢迎。除了传闻中的指纹输入,下一代iPhone还将配备品质更优的摄像头,可能还具 有更多的颜色选择。简单地说吧,下一代iPhone在外观和功能都同iPhone 5大同小异。
渐进主义
对于苹果公司而言,这种举动更多代表着一种渐进主义,虽然这样的用词有些刻薄,但毫不为过。我认为,虽然新一代Macbook Air的电池续航能力有了极大提升,但公平地说,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什么新东西。此外,它在外观上酷似2010年款Macbook Air。
在未来几年内,苹果公司将拿出500亿美元,用于回购股票。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此举将使得在外流通的苹果股票数量减少,如果市场给予回报,那么苹果公司股价将上涨10%左右。但从财务角度讲,很难想象一个不太“疯狂”的创意,最终能给苹果公司的股价带来怎样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苹果将500亿美元用于回购股票,而不是打造“不同凡想”的创意,这种短视的行为会对苹果公司的长期价值带来怎样的影响,结果其实不难想象。
用 热气球“散播”无线网络信号的“潜鸟计划”,是谷歌X实验室里诞生的又一狂想。目前,大约三分之二的地球人仍无法上网,谷歌希望利用热气球为农村、偏远和 欠发达地区提供廉价的互联网服务。谷歌的热气球漂浮于南阿尔卑斯山之前。这个热气球从新西兰南岛的Tekapo湖放飞。
谷歌的“Loon项目(Project Loon)”来自谷歌“X实验室”。该项目计划将用于互联网接入的热气球放飞至平流层。谷歌X实验室的其他项目还包括谷歌眼镜和无人驾驶汽车。
这一项目曾在加州中央谷附近进行秘密测试。在Moffett Field机场的一处机库,由超薄聚乙烯制成的气球正在充气,充气完成后直径将达到49英尺(约合15米)。
在新西兰,气球放飞前的一张照片显示,太阳能面板和电力供应正在做准备。
在试验中,高海拔气球被放飞至地球与太空的边缘。
谷歌团队从加州X实验室来到新西兰,使这一项目成为现实。
气球被铺在地上,谷歌工程师在对气球搭载的信号传输设备做最后检查
谷歌团队成员乔丹·米塞利正准备电力供应,这个气球将被放飞至距离地面12英里(约合1.93万米)的高空。
这一项目仍处于试验阶段,谷歌希望气球能在发展中国家和农村地区收发3G互联网信号。
全球2/3的人口仍缺少价格适中的互联网接入服务,而48亿人仍无法上网。
新西兰克里斯特切奇的居民塔尼亚·吉尔克里斯特是与“Loon项目”签约的50名测试者之一,不过她并不知道“Loon项目”是什么。她家的房顶上安装了谷歌的红色接收器,这一接收器可以接收气球上设备发出的信号。
谷歌工程师从美国宇航局、美国国防部和喷气推进实验室学习气球技术,从而自主设计了由塑料薄膜制成的飞行器。
项目最复杂的部分在于手工制作坚固、轻便、耐久的气球,能够应对平流层中的温度和气压变化。
谷歌发布了第一批气球飞行的照片。这张照片中的气球已经完全充气。
太阳能面板和超高压气球被带往新西兰的Tekapo湖地区。谷歌选择这一地区是由于这里相对偏远。
在任务指挥室,谷歌工程师使用了来自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数据,操纵位于雪上顶上的气球,让气球顺着正确的风向飞行。
本周,30个搭载信号传输设备的气球从新西兰南岛的Tekapo湖被放飞。
信息来源: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413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