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智能手机变得铺天盖地,估计不少人的话费账单也没少爆表的。不是话费伤不起,要么就是流量超限了。当坑死人不偿命的手机套餐,碰上多年舍不得丢掉的老号码;或者BOSS们的集团网,要求你加进企业的"短号"——每当这个时候,你捏着另一家运营商的号码的手,是否在颤抖?!有多少人被逼成了"双枪",有多少人握着双卡双待?
3G/4G的消息漫天飞舞,我们只看得到运营商在那使劲吆喝咋呼,用户们却几乎没有真切地感受到眼花缭乱的套餐所带来的意想中的好处。曾经的漫游费很贵,于是工信部下文设定了最高标准,之后各家运营商纷纷推出了"免漫游费"的套餐。只是——资费往往很"高端'。
区分开用户年龄层次来看:
①年轻群体(学生党和年轻人)——或许因智能机的使用率比较高,各种机基于网络的IM也很给力,因此对短信或通话的要求不是那么的高,但是一说到流量,或许就捉襟见肘了。"移动"的生活虽然潇洒,但是当有限的流量遇上无限的需求,你的流量包月套餐,够用了吗?
②在工厂上班的群体——因为工作的需要,大多会购买一个号码并加入企业的"集团网"(虚拟网/短号网)。而笔者所在的省市,某运营商的虚拟网已经几乎无所不在了。虽然它家的月基本消费和"网外"资费并不是最便宜,但是在众多BOSS们的心中,它家的网络是"最好的",用了这么多年的老号码,也舍不得轻易地换掉。于是乎,整个集团(或公司/工厂)的所有工作人员都不得不加入虚拟网,以获取虚拟网内的通话优惠。而另外两家运营商,一家在固话宽带领域根深蒂固,剩下的那家则只能面对肥厚的蛋糕仰天长叹了——即使它有目前最快最好的商用3G网络。
③老年人或需求低的群体——他们对手机短信或上网的能力大多很欠缺,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也不是很强,因此他们的手机或资费套餐都是由儿女选择的。为了方便,大多捆绑了家庭(亲情)网或某区域的虚拟网。但是超出虚拟网的资费就不是那么的优惠了。对于几乎不降甚至年年拔高的手机套餐月基本费,强势的运营商总是表现得有恃无恐。
Bla了这么久,该转入主题了。虽然上文一直没提到运营商的名字,估计大家都能看懂一二对号入座了。
今天在公司,俩"姑凉"对于自己上月的高额话费痛斥不已。在抠门吝啬到家的我看来,这完全怪不得他们,因为某运营商赚的就是这样的"快钱"呀!没准你骂上两句,它们还能返还你一些"错扣"的话费呢!可是又有多少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套餐和计费标准啊?
如何应对呢?
(以下言论仅供很差钱、且不介意换号码/ 的人们参考。按需选择)
本地市话/长途较多的人们:如果你通话仅限当地或某个区域,你可以咨询当地的运营商有无"长话卡/市话卡"之类的,反正套餐月基本费不可能太高,本地或长途通话比较优惠。当然你也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号码和套餐的前提下,选择叠加一些闲时通话优惠包或者选择包含更多通话时间的高一档套餐。
对流量要求多的学生/年轻人群体:推荐各运营商的3G流量套餐,或者查找有无特定的流量业务优惠包。基本上高端的流量和通话包是运营商的主推套餐了。对手机的终端网络速度要求快的,或者对总流量要求高的,请对号入座某运营商。
集团网/虚拟网/短号网用户:没办法,你们被套牢了!认命吧,或者做好"多枪"或"多卡多待"的觉悟。总体平衡下,你的话费还是能省下不少的。
最后:各家运营商都推出了不同的"融合计划"或"宽带/手机/固话"捆绑套餐,有综合需要的可以考虑。
家庭成员之间想要享受通话优化的话,有亲情网什么的;
老年人可以选择本地通话优惠的低月租套餐或亲情号码;
公司/乡镇之间有"虚拟网",业务或生活联系在不超出套餐限量的情况下也还算优惠;
流量控或者经常漫游的人们只有选择高端的通话套餐了。
信息来源:http://www.cnbeta.com/articles/216498.htm